日本經濟的未來

日本在戰後廢墟中建立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被中國超過),其中因素當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外在因素是兩個戰爭:韓戰和越戰。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了應付急切的軍需物資,將許多貨品直接用“加工”方式(OEM) 在日本生產,這樣不必老遠從美國本土運輸過來。一方面美國國防部可以節省生產成本,讓日本戰後失業的大批勞工很快有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因為許多廠房是平地建起,機器設備全是新設計的,生產效率奇高,這個從鋼鐵生產最為顯著。日本的新鋼鐵工廠一下子就把美國匹茲堡(Pittsburg)老舊工廠比下去了,促使美國大批工廠倒閉,一直到數十年後才得翻身(美國新工廠又贏過了日本的舊廠,但是後來又輸给了中國)隔了十多年美國又忙於參加越戰(1965-1972),更高檔的軍需產品交由日本生產(低檔的則交由四小龍生產,特別是台、韓),日本工業不僅僅停留在來料加工,而進一步參與設計,尤其是電子和汽車等重工業也能有所發展。剛好到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原本被美國看不起的日本小型車(坐起來不舒適又不經撞)突然因為省油而開始進入了美國市場。台灣也在這個時候分包一些日本的“加工”,而開始從手工藝品出口進入工業產品“加工”的時代。
(如戰後的日本,後來的台、韓、香港、新加坡的四小龍)有許多好處。首先工廠機器設備可用二手貨,成本很低,即便用新設備,效能也較高。生產線的運作和管理原就是現成的,設計圖案也是完備的,加工者只要依樣畫葫蘆就好了。更重要的是消費市場是既定的,用不著大量投資開發市場,幾乎任何生產投資都得以保證,風險不大。這種工業化過程只要短短二、三十年便可達到一定的程度,這是一種壓縮式的經濟發展,過程簡化了許多。但是這種模式也必須有一些先決條件,最重要的是勞工教育水平要達到中學的程度,當地政府要能提供基礎建設和相當的行政效能,要有持續二十年以上的和平局面,任何小動亂都會扼殺經濟發展的契機。
替一個先進國家龐大消費市場加工對於一個新興地區
可是“加工”經濟有其局限性,這種出口經濟永遠受制於別人的市場需求,變成了一種從屬關係。講得不好聽就是一種“奴工”模式,賺的是“蠅頭小利”,舉個例子:台灣曾經替美國大量加工動畫片,一度生產80%的電視卡通片,主要原因那時候還沒有電腦製作技術,影片是一格格畫出來然後著色的,完全要人工。以好萊塢的工資,很難賺錢,拿到台灣來加工,工資部分就省了一半以上。一部24分鐘的卡通片賣給三大電視臺(ABCNBCCBS後來才有FOX)可得5070萬美元,但他們只給台灣加工費15萬到20萬元,占1/3左右。如果在美國加工這個比例可達1/2以上。後來韓國加入競爭,價格便逐漸下滑,到了中國大陸加入競爭行列,一部片子降到3萬美元以下,台灣原來的世界最大動畫片工業便消失殆盡。從這個例子就可知道加工不但只能賺些工錢,而且隨時有被取代的可能。
尤其是面對像中國大陸這樣的強勁對手,其他新興地區如果不能做有特色的加工,或者不能創新、創意,在未來的三十年很難能有經濟全面發展的可能。譬如80年代東南亞因為日本的投資和工廠輸出而經濟得以迅速進展,但是中國沿海對外開放,沒有幾年功夫東南亞的雛形工業便應聲倒閉,還造成金融大風暴,某種程度更影響日本經濟,成了日本“失落的10年”主要因素之一。
記得1970年我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做研究並兼任都市研究中心(Urban Center)助理執行長(assistant administrator)的時候,曾選修“發展國家的經濟研究”一課,全班曾針對日本戰後經濟發展的奇蹟做過集體研討,也就是分組找資料向全班發表心得。那年正好是赫赫有名的評論家赫曼、克恩(Herman Kahn)出版轟動全球的“The Emerging Japanese Superstate”,書中認定日本人民勤奮,學習能力強,GDP持續以9%的年度成長率突飛猛進,國際貿易占盡優勢,將會在2000年以前越過美國成為經濟第一強國。所以班上同學都以這個觀念加以申述,唯一我參與的小組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日本經濟模仿力強但缺乏原創性,又是處於亞洲大陸邊緣的島國,資源非常貧乏,海上運輸線過長很容易被挾持(二次大戰已得到證實),一旦亞洲大陸(主要是中國)和東南亞經濟開發以後,日本成為地區霸主都很難,甚至會被邊緣化,所以不可能一躍而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
40年以來,日本在70年代汽車開始銷售到美國,達到它經濟的高峰,可是從80年代末期到2003年突然進入經濟停滯期(economy stagnation),克魯曼甚至稱之為“growth recession”,意謂著這段期間日本GDP雖有成長,但基本上是逐漸地停頓下來,譬如1998年的工業生產總值還停於1991年的水平,雖然不是一下子有個經濟大衰退,但十年來卻是停滯不前的。2003年因為日本政府的新經濟開放政策,引進外資重整工業生產,如NissanRenault的合併,另外徹底改組金融機構,企圖擺脫keiretsu(一家銀行帶領一群大企業, 即企業集團)陋習,一度使日本經濟看來略有起色。可是改革的成效並不彰顯,接著碰上美國2008年金融風暴,日本經濟也跟著應聲倒地,這也是促成自民黨垮臺,民主黨在今年八月選舉大勝,即將開始戰後第二次執政。
日本經濟問題根據許多經濟學者的分析大部分都是環繞著經濟因素。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日正當中”的時代,像克恩這派人士認為日本工廠“共識管理”(consensus management)優於美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財政部和國際貿易工業部(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簡稱MITI)領導大企業和銀行共同決定日本經濟的發展方向,隱約組成一個所謂大日本公司(Japan,Inc),可以集中國家的力量支援大企業擴充生產線,不用擔心財務(貸款)和短期利益,可以有效率地低價生產高品質產品(如Sony Panasonic生產的各式電子消費品,省油耐跑的豐田,本田小型汽車)行銷全世界。但是為什麼突然在80年代後期GDP變成4%以下,甚至負成長呢?
經濟專家都是從經濟學的立場有一套說詞。
根據經濟專家的分析,首先是日本的金融系統還停留在戰前的傳統式經營,每家主要銀行都擁有幾家互有聯繫的大企業形成所謂的「企業集團」,這在工業起步或戰後重建很能夠有效率的執行既定目標,可是當企業到了一定規模要開始擴張到本業以外產業的時候,這些財團不是目標不明確,就是過渡擴充(overbuilt),許多時候比計劃經濟的國營企業還要糟糕。尤其是政府、大企業和官僚組成所謂的鐵三角一直操控經濟發展方向,許多利潤和儲蓄只是止於大企業,沒有下放到民眾,而情況一直在惡化。根據統計日本工人分享GDP的比率從1999年的73%降到2007年的65%,所以難怪消費始終無法提升。
儘管當年日本產能快速成長,失業率低,出口大增,獲利率高,但無法支撐80年代土地房產和股票升值3倍,譬如位於東京的皇宮土地按照當時的市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加州還有餘。如此泡沫怎麼可能不一戳即破?於是在1991年開始,地價和股市沒幾年便掉了60%,連帶的投資,消費也減少了,又碰到出口停滯不前,造成一方面產能繼續擴張,但許多生產線停頓,使得過度建設更為嚴重。
其實還有一個外在因素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亞洲各地製造業的興起,逐漸化分了日本出口的獨霸局面,譬如南韓的家電出口,台灣的半導體和晶片興起,到了90年代中國變成世界工廠,躍為美國第二大貿易國,超越日本僅次於加拿大,日本的經濟便只有原地踏步了。
在二十一世紀初,美國有一些日本專家紛紛宣稱日本經過政府種種刺激經濟方案的實施和金融系統的徹底改革,應該是可以東山再起了。其中赫維格女士(M.Diana Helweg)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20007/8月期刊發表的一篇名為“日本:一個上升的太陽?”(Japan: A Rising Sun?), 認定日本如變形(transformation)成功,必將在3~5年內讓日本能再創經濟奇蹟,尤其在通訊和科技(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方面必然可以大展身手。可是9年過去了,日本經濟不但沒有起色,反而在2008年跟著美國走向經濟大衰退之路。
其實日本的問題不限於一些經濟學者指出的經濟體系缺陷而已,就像這次金融風暴一樣,絕大部分的經濟分析家都在所謂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VS財政政策 (fiscal policy) 市場經濟學(market economics)VS行為經濟學(behavior economies)上面打轉。避而不談社會結構,全球化的影響,網際網路的興起或者僅是對這些問題蜻蜓點水式的碰一下而已。
就以日本為例,十多年來的困境除了前面提過的經濟因素以外,我們至少應該進一步探討下列的幾個領域:
1日本戰後經濟快速成長,前面說過主要是韓戰和越戰的急切需要,讓美國不得不大量外包許多軍需品,培養出日本的加工業。但是當日本超越“加工外包”開始在電子、鋼鐵、汽車也贏過美國的時候,便遭遇幣值升值,出口限額等美國反制的動作。同時東亞各國經濟起飛,起先還是以日本為首雁行方式進行,後來四小龍漸漸可以獨立供應歐美市場所需,到了中國崛起變成世界工廠之後,完全可以擺脫日本的領導和控制,反過來日本竟然受到邊緣化的威脅。
2.日本在亞洲經濟發展中最初處於領先和技術指導的地位,但是因為網際網路的興起,技術和科技知識的傳播和交流起了革命性的變化,還有各國派出大量留學生到歐美學習的結果,使得日本自19世紀以來的現代化先進和科技中間人的地位一下子失去功能,還有和它在二次大戰中惡形惡狀的侵略行為惹起鄰國反感也有相當關連。
3.模仿和改進別人的發明或產品一向是日本的拿手好戲,但是從科技、哲學、宗教和藝術每一個領域日本都缺乏原創性的成就,這個事實是日本為什麼不能成為經濟第一強國的根本原因之一。
4.從地緣政治(geopolitics)的角度,有史以來從來沒有一個大陸邊緣的島國能夠成為真正跨國的霸權,像英國以工業革命的創始者,後來還建立優秀的行政體系和強大海軍,卻無法征服歐洲大陸。所謂的大英帝國也是七拼八湊佔領海外落後或未開發地區而成,而且前後經歷不到一百年,在第一次大戰以後就開始走下坡。日本的條件和機遇遠不如英國,在現代化過程中雖然搶先一步,但是建立帝國的美夢在二次大戰就破滅了,還招來滅國的命運。如果不是因為美蘇的冷戰和惡鬥,中國內戰、韓戰和越戰的爆發,恐怕很久不得翻身。
一個資源極度缺乏,海上交通和國際貿易是主要生命線的島國如日本,最好要敦親睦鄰搞好和各國的關係,避開窮兵贖武的道路,經濟上力求與其他國家互補互助的模式爭取幾項產業的優勢, 譬如像FinlandNokia,瑞士的手錶和銀行,瑞典的汽車工業和 Ikea的作法,不要妄想包山包海在各個產業都要軋一腳。因為資源、幅員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日本應該仿效上述歐洲小國的榜樣,希望在某些適合的產業表現優異,精益求精,而不是想要“夜郎自大”要和中、美、俄、歐盟爭霸權,將自己再度陷入危險的陷阱。
一位以色列政治歷史家阿薩、蓋特(Azar Gat)曾在2007Foreign Affairs發表名為權威主義強國的再起”(The Return of Authoritarian Great Powers)專論,提出許多證據指出二戰時期的德國和日本,不論在科技,經濟成長,軍政體系的效率都不輸於英、法、俄更不要談剛起步的中國了。但是它們都經不起長期和幅員龐大的蘇聯、中國周旋,後來美國的加入註定德、日的崩潰。它們的失敗實際上是因為從人口、資源、腹地和潛力都無法和美國、俄國、中國作長期競爭,更不要說戰爭或抗衡了。
5.日本的政經結構很多時候都和它始終無法擺脫社會階級觀念的陰魂有關,自古以來貴族、武士、農民的區分深深化分日本社會,也許沒有像印度階級制度或西藏農奴制度那麼嚴重,但是隱藏的區分同樣影響一個社會的動力(mobility),也必然阻礙現代化的全面發展。日本社會到現在還隱約存在一種深受歧視的族群,即稱為部落民(burakumin) 的。他們是由屠夫、殯葬工、劊子手、皮革匠等階層構成,又常被稱為非人,或穢多,世代相傳而且住在各地特定社區,很少和外人通婚。儘管官方早在1871年已正式解放了他們,但是他們的身份因為有戶籍註冊而無所遁形,一直到現在還被歧視和排擠,生活條件難獲改善,逼得日本政府於1969年頒佈特別法令,撥專款照顧這群人,到2002年為止共花費1,750億美元。像這樣的特定階層制度只有尼泊爾、西藏和早期的朝鮮有類似的存在,都和佛教信仰不殺生有關。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日本是亞洲第一個進行現代化的國家,但是它的政經制度和文化無法徹底現代化,也在某種程度反映在其經濟停滯的實際情況上。譬如民主黨的黨魁鳩山由紀夫雖然以改革為名推翻了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但是許多人對於日本是否能夠真正改頭換面重新啟動經濟的巨輪存有很大的懷疑,因為看一下鳩山的政治世家和財團的出身,而且他本人來自於自民黨這一事實,就有值得擔憂的理由了。日本的前途取決於它是否能進行革命性的社會變革(revolutionary social reforms),否則它能保持現狀已經很不容易了。
理由很簡單,日本這十多年來不惜以巨額赤字(180%的年度GDP,即約9.9兆美元)進行大量公共建設(公路、橋樑、藝術博物館、體育館、觀光景點設施),改組金融機構,引進外資和外國管理團隊,但經濟不但沒有好轉,也不能避開這次的經濟大衰退,2009GDP成長率預估為負5%。許多日本經濟專家公開宣稱過去刺激經濟的傳統作法,特別是公共建設大部分浪費掉了,對於發揮潛力開創新產業,並沒有實質幫助。這個現象似乎也引起美國方面的注意,紛紛討論要如何不陷入類似日式的經濟停滯牢籠。




本文載自 消逝中的美國霸權 (商訊文化出版/張光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